业务代表模式

业务代表模式(Business Delegate Pattern)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,用于在客户端和业务服务层之间提供一个代理层,以解耦客户端与业务逻辑的直接交互。它通过隐藏底层服务调用的复杂性(如查找服务、异常处理等),简化客户端代码,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。业务代表模式常用于分布式系统,如企业级 Java 应用(J2EE)。

业务代表模式的组成

业务代表模式通常包含以下几个角色:

  1. 客户端(Client):调用业务代表的对象,通常是表示层(如 Web 界面或控制器)。
  2. 业务代表(Business Delegate):充当客户端与业务服务之间的代理,负责调用业务服务并处理服务查找、异常等。
  3. 服务定位器(Service Locator):用于查找和获取具体的业务服务实例(可选,通常用于分布式系统)。
  4. 业务服务(Business Service):实际执行业务逻辑的服务,可能通过远程调用(如 EJB、Web 服务)或本地调用实现。

工作原理

  1. 客户端通过业务代表调用业务功能。
  2. 业务代表使用服务定位器(如果有)查找所需的业务服务。
  3. 业务代表调用业务服务的方法,处理可能的异常或错误,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。
  4. 客户端无需了解业务服务的实现细节(如远程调用、协议等),只需与业务代表交互。

UML 类图
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 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   Client      │       │ BusinessDelegate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      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               │<----->│ delegateService()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 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   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ServiceLocator │<----->│ BusinessService│
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      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│ getService()   │       │ doTask()      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 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
代码示例(以 Java 为例)

以下是一个业务代表模式的实现,模拟一个订单处理系统:

// 业务服务接口
interface OrderService {
    void processOrder(String orderId);
}

// 具体业务服务:本地订单服务
class LocalOrderService implements OrderService {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processOrder(String orderId) 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本地处理订单: " + orderId);
    }
}

// 具体业务服务:远程订单服务
class RemoteOrderService implements OrderService {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processOrder(String orderId) {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远程处理订单: " + orderId);
    }
}

// 服务定位器
class ServiceLocator {
    public static OrderService getService(String serviceType) {
        if ("local".equalsIgnoreCase(serviceType)) {
            return new LocalOrderService();
        } else if ("remote".equalsIgnoreCase(serviceType)) {
            return new RemoteOrderService()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null;
    }
}

// 业务代表
class BusinessDelegate {
    private OrderService orderService;
    private String serviceType;

    public BusinessDelegate(String serviceType) {
        this.serviceType = serviceType;
    }

    public void processOrder(String orderId) {
        // 延迟加载服务
        if (orderService == null) {
            orderService = ServiceLocator.getService(serviceType);
        }
        if (orderService != null) {
            orderService.processOrder(orderId);
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服务不可用");
        }
    }
}

// 测试代码
public class Main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// 客户端使用本地服务
        BusinessDelegate localDelegate = new BusinessDelegate("local");
        localDelegate.processOrder("1001");

        // 客户端切换到远程服务
        BusinessDelegate remoteDelegate = new BusinessDelegate("remote");
        remoteDelegate.processOrder("1002");
    }
}

输出:

本地处理订单: 1001
远程处理订单: 1002

业务代表模式的特点

  • 优点
  • 解耦客户端与业务服务:客户端无需直接与业务服务交互,降低耦合。
  • 隐藏复杂性:业务代表处理服务查找、远程调用、异常处理等,简化客户端代码。
  • 灵活性:通过切换服务类型(如本地或远程),支持动态选择业务实现。
  • 可维护性:业务逻辑变更只需修改业务代表或服务实现,客户端代码无需改动。
  • 缺点
  • 引入额外的代理层,可能会增加系统复杂性。
  • 如果服务定位器设计不当,可能导致性能瓶颈(如频繁查找服务)。

使用场景

  1. 分布式系统中需要屏蔽远程调用复杂性:
  • EJB、RMI 或 Web 服务调用。
  • 微服务架构中客户端与服务端交互。
  1. 需要在客户端和业务逻辑之间提供统一接口:
  • 企业应用中的表示层(如 JSP、Servlet)与业务层(如 EJB、服务类)。
  1. 需要动态切换不同业务服务实现:
  • 根据环境选择本地或远程服务。
  • 测试环境中使用模拟服务,生产环境中使用真实服务。
  1. 需要处理跨层异常或服务不可用的场景。

注意事项

  • 与代理模式的区别
  • 代理模式(Proxy Pattern)关注于控制对单个对象的访问(如权限、延迟加载)。
  • 业务代表模式关注于解耦客户端与业务服务,处理服务查找和复杂交互。
  • 与服务定位器模式的结合:业务代表模式常与服务定位器模式结合使用,以实现服务的动态查找。
  • 异常处理:业务代表应捕获并处理业务服务抛出的异常,提供友好的错误信息给客户端。
  • 缓存服务实例:为提高性能,业务代表可缓存服务实例,避免重复查找。
  • 适用性:在简单系统中,业务代表可能显得冗余,适合复杂的企业级或分布式应用。

总结

业务代表模式通过引入代理层,解耦了客户端与业务服务的直接交互,隐藏了服务查找、远程调用等复杂性。它在分布式系统和企业级应用中广泛使用,特别是在 J2EE 架构中。设计时需注意服务定位的效率和异常处理,以确保系统性能和健壮性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